桂东:党员干部逆“风”而行勇担当 齐心实现“零伤亡”
2024-08-02 15:22:01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李涛 | 作者:钟卓文 钟韬 谢林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5523

​桂东县融媒体中心8月2日讯(记者 钟卓文 钟韬 谢林)7月26日以来,受3号台风“格美”外围云系和高空槽共同影响,我县遭受了一轮强降雨,全县12个乡镇(场)不同程度受灾。其中地处偏远的青山乡彩洞村受灾特别严重,道路塌方、山体滑坡、基础设施严重破坏,水、电、路、讯均被中断。灾情发生后,记者徒步6个多小时进入彩洞村,实地了解当地的受灾情况和采访报道党员干部群众抗灾、救灾的感人事迹。

在跟随青山乡工作人员徒步进村的道路上,记者数了数,从乡政府到彩洞村20公里的道路大约发生了30多起山体滑坡和道路垮方,还有多段道路淤泥厚达50多公分。记者只能爬上塌方山体或者沿着紧靠路沿约30公分的小道前进,全程心惊胆战。

历经6个多小时,记者到达了彩洞村,看到村中道路受损严重,已经无法正常通行,水、电、讯基础设施均损毁严重,只能通过一部由青山乡工作人员徒步送进来的卫星电话对外联络。据统计,村内有13栋房屋倒塌,还有17栋房屋进水,24栋房屋因前后塌方遭到不同程度破坏。虽狂风肆虐,洪水泛滥,但却无一人伤亡。记者多方了解才知道,正是青山乡党委政府、彩洞村支两委及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、宋坪林场联合驻彩洞村工作队一帮人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不畏艰险、逆“风”而行,以最快速度组织村中119名村民转移避险,取得了人员“零伤亡”的工作成效。

今年59岁的曾垚是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、宋坪林场联合驻彩洞村工作队队长,7月26日晚,忙完一星期工作的他刚回到县城,就接到了全县启动防汛应急响应的通知。心中焦急万分的他赶紧联系进城办事的彩洞村党支部书记、主任陈志刚,两人一商量,便立马动身往村里赶,同时电话组织村组干部立即转移危险区域群众。但由于沙田镇到青山乡政府的道路也发生了数十处交通中断,曾垚、陈志刚冒着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塌方、滑坡、落石的危险,步行翻山越岭于27日上午8时许赶到青山乡宋家村。此时的彩洞村与外界已经完全失联,面对未知的前路,牵挂着村中百姓的曾垚、陈志刚还是不顾自身安危,决定徒步进村,最终于27日下午2点赶到了彩洞村。

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、宋坪林场联合驻彩洞村工作队队长曾垚:彩洞的人民就是我的亲人,为了他们的生命安全,我必须前往,哪怕我们倒下了,我的头也是向着彩洞方向。

回到村里后,看到精心打造的小广场、小游园和芍药花园都在洪水中被毁,曾垚、陈志刚没有时间感伤。他们分头一边安排挖机迅速疏通堵塞的河道,防止次生灾害;一边继续带领村组干部全面排查受灾情况,加强安全措施,配送生活物资,妥善安置受灾群众。

彩洞村党支部书记、村主任陈志刚:我们摸排了这些群众家里的粮食、水、物资等等方面,都保证群众有吃有住啊,然后呢,我们开始把我们村里的两台挖机(用来)清理河道,(确保)河道的水不要再淹没群众的房子。

彩洞村寒坑组村民陈湘波兄弟俩的房子相继被洪水无情冲垮,大哥陈康明却只能隔岸相望、无力相助。但曾垚他们及时出现,将陈湘波兄弟两家人转移安置,并安抚他们的情绪,发放物资保障生活,让他们在风雨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。

彩洞村寒坑组村民陈康明:感谢驻村工作组曾垚队长和我们的村文书罗旺民同志、组长陈小文,他们第一时间赶到我们寒坑组,了解情况,转移我两个兄弟居住到文书罗旺民家里去,我们心里感(受)到政府有关怀,我们隔江相望也没一点办法。非常地感谢驻村工作组对我们的关照,感谢政府,感谢曾垚队长。

彩洞村寒坑组村民钟建英:(现在)就住在罗支书家里,(村里干部)和亲戚大家都来这里帮忙,帮我做事,全部都在,吃住这两天都得到了解决,没有问题。

临近退休的曾垚患有高血糖,由于出发匆忙没有带降血糖的药,虽然身体很不适,但为了将存在安全隐患的村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点,并保障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,他坚持工作在一线,连续奋战了两天三夜,才肯合眼休息4个小时。

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、宋坪林场联合驻彩洞村工作队队长曾垚:在这种情况下,彩洞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重要。

彩洞村村民陈建宏:克服一切困难从几十里走路走到我们这里来,对我们是无微不至的关怀。

随着各项情况趋于稳定,曾垚、陈志刚又投入紧张的道路抢通和卫生健康工作。他们利用人工挑运、收集村民油料等办法,克服燃料紧缺问题,利用挖掘机抢修村道,希望早日打通向外的“生命通道”,同时组织村民开展供水设施检修,保障群众饮水安全。

彩洞村党支部书记、村主任陈志刚:加大道路的疏通、塌方的清理,保证我们群众的一些生活物资能运进来,有40多户的房子后面都有塌方,然后组织人员去清理。

周琳峰是青山乡党政办负责人。他年纪不大,但工作扎实、老练,彩洞村老百姓都习惯称呼他为“老周”。灾情发生后,彩洞村通讯彻底中断,村内受灾情况与百姓安全情况不明,对救灾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。在此危难时刻,周琳峰不顾个人安危,主动请缨,带着两名同事顶着巨大的雨势和随时可能发生的山体滑坡,携带卫星电话徒步挺进彩洞村。

青山乡党政办负责人周琳峰:当时在路上就是一个信念,尽快到达彩洞,把人员伤亡情况和受灾情况传递(出去)。

赶到彩洞村都辽组后,周琳峰顾不上身体的疲惫和途中意外受伤的疼痛,立马起身前往各个村民小组了解情况,并通过卫星电话及时将信息向外传递出去,还贴心地让百姓给自己的亲人报了平安,一直忙活到了第二天凌晨4点多,主动担起了“战时通讯员”的角色。

彩洞村都辽组村民钟林胜:当时这里的雨水很大,电力和通讯设施毁坏相当严重,我们的电话用不了,我用工作人员带进来的卫星电话进行了通话,我的儿子在外面,告诉他们情况后心里定下了。村里的工作人员每个都很负责,很尽心,非常的辛苦,晚上从外面进来,确实很辛苦,我们非常放心,(村里)人员也都没事,很安全。

记者于30日下午从彩洞步行出来后,脚部受伤的周琳峰仍然坚守彩洞,每天都忙着去村民家中配送物资、排查隐患风险等工作。看到百姓的日常安全和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,周琳峰脸上满是欣慰,每看到与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村中女孩,周琳峰都会投去慈爱的目光。暑假正是周琳峰和在外地的妻子女儿难得的团聚时间,但灾情来了,牵挂百姓的他选择了奔赴救灾一线,守护在自己心里早已视作亲人的彩洞村百姓身边。

青山乡党政办负责人周琳峰:作为一个党员干部,最重要的就是初心和使命,为人民服务,在这个困难的时候,老百姓需要你的时候,勇于去担当,去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,这就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最重要的。

记者手记|血肉相连、苦难同担、风雨同在

灾情就是命令,责任重于泰山。在台风“格美”引发的强降雨和带来的重大灾害面前,作为记者,我们迅速奔赴抗洪救灾一线,看到的是一幕幕真实感人的场景。血肉相连、苦难同担、风雨同在,是这次抢险救灾采访中,我们最真实的感受。

我们看到,他是村干部彻夜巡逻,整整一夜没合过眼,只为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百姓;他是普通辅警,千钧一发之际操作挖掘机,将洪流引入河道,保卫了百姓的家园;他是乡镇干部,不顾个人安危,主动请缨,冒着艰难险阻携带卫星电话突击进村,只为将“失联村”的受灾信息传递出去;她们是孩子的母亲,听闻乡亲被洪水围困后,毅然决然走在了救援队伍的最前头;他们是交通、电力、通讯、卫生防疫等各条战线的“突击队”,通宵达旦、夜以继日,只为尽快打通“生命通道”……我们看到,受灾群众,没有自怨自艾,而是保持乐观,积极开展生产自救……

守护人民群众,保卫幸福家园,这里没有旁观者。在党旗的引领下,全县上下风雨同舟,众志成城,携手奋战,共同抗击“格美”,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坚不可摧的“钢铁长城”。

值得欣慰的是,通过紧急抢修,彩洞村在7月31日下午3点30分恢复通电;晚7点20分,入村“生命通道”青山乡政府至彩洞村公路全线抢通;晚9点40分,正式恢复通讯。8月2日中午,彩洞村至资兴市连坪村道路抢通,为支援资兴市救灾重建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、展现了桂东担当。

责编:李涛

一审:李明

二审:黄岸明

三审:扶后权

来源:桂东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桂东要闻
桂东要闻
热点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